“我家的房子,产权到底还剩多少年?”
“70年到期之后,会不会被收走?续期要不要交钱?”
这几年,越来越多人开始为房子产权到期的事发愁。
特别是那些买了老破小的朋友,一听说“产权不是永久的”,心里就咯噔一下:这房子我还能住多久?将来怎么办?
别慌,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清楚:
70年产权到底怎么算、到期之后房子归谁、用不用再交钱,还有房产证写名字到底有哪些隐藏风险。
全是干货,建议先存后看,你迟早用得上。
一、房产证上有你的名字,房子就一定是你的吗?
很多人觉得,只要名字写在了房产证上,这房子就有我一份。
但是现实,往往没那么简单。
现在的房产归属,法律上看的是谁实际出了钱、出了多少、有没有书面约定,而不是光看登记了谁的名字。
举个真实例子:小张婚前买的房,只写了自己名字。婚后加了老婆的名字,后来两人离婚,法院却判决房子还是小张的。
为什么?
因为加名只是变更登记,不改变财产本身的归属,关键还得看出资来源。
所以,如果你是婚前买房,不想以后扯皮,最好白纸黑字写清楚,别以为加个名就万事大吉。
再比如,婚后买房,一方父母出钱,但没明确是赠予还是借款,没约定产权比例,日后闹起来,很可能就算作夫妻共同财产。
名字在证上,不见得你就真的“有份”。
网友@Cindy_Wang:“我妈出了首付,房本却只写了我老公名字,现在后悔都来不及…”
二、70年产权,真的是从你买房那天开始算的吗?
很多人以为,产权是从房产证发证那天起算70年。
答案:错。
真正开始计算产权时间的,是开发商拿到这块地的那一天!
比如说,某个楼盘的土地是2010年拿的,你2016年买的房,2018年才交房入住。
你以为产权从2018年才刚开始?其实已经过去了8年,你的产权只剩下62年。
买新房尚且如此,买二手房更要留个心眼了。
有人兴冲冲的买了套房,搬进去才发现,地都快拿了20年了,产权只剩50来年。
不少中介会打马虎眼:“没事的,以后肯定能续”。
但政策是政策,钱是你出。买房前,一定记得查清楚:
房产证日期只是发证时间,真正要看的是——土地出让年限。
网友@拆迁户小李:“我家房子是1995年的地,今年刚过户,产权只剩43年,真的栓Q。”
三、70年到期之后,房子还能继续住吗?要交钱吗?
这一点,可能是最多人焦虑的。
先说结论:住宅用地,到期之后是自动续期的。
《民法典》第三百五十九条写得明明白白: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,自动续期。
也就是说,房子还是你的,不用担心被收回。
但是注意:“自动续期”不等于“免费续期”。
目前一些城市的试点做法是,要补缴土地出让金,具体金额参考地段、面积、评估价等因素。
比如有城市传出案例,100平左右的房子续期费用大概在一两千元。
钱不算多,但将来具体怎么执行,还得看政策。
真正要警惕的是商业和公寓类房产!
这类房子一般是40年或50年产权,法律上没有“自动续期”这一说。
到期之后怎么办?能不能续?要交多少钱?全是未知数。
你要是投资这类房产,可得掂量清楚,别贪便宜反被套牢。
网友@Tony_Gu:“买的LOFT公寓只剩18年产权,现在卖不掉也租不高,彻底砸手里了…”
四、买房办证,这4件事千万不能大意!
1、搞清楚开发商什么时候拿的地
别只看交房日期或房产证登记时间,那都只是“表面日期”。
真正影响产权长短的,是土地出让时间。有些人买房时年纪轻轻,产权却已经“偷偷”走了十来年。
尤其是一些拖延多年的楼盘,地早就拿了,房迟迟没盖完。
2、分清住宅和商业用地
别看房子外表差不多,土地性质不同,待遇天差地别。
商业公寓不能落户、水电贵、税费高,出手也难,普通家庭尽量避开。
3、约定好产权共有方式
两人以上买房,一定要写明是“共同共有”还是“按份共有”。
没说的话,默认是共同共有,将来分割容易扯皮。
而按份共有会写清楚每人占多少比例,谁出了多少钱,一目了然。
4、房子尽快过户,别拖!
付了钱不办证,就像结婚不领证——没保障。
万一开发商中途出事、项目被查封,你的房子可能瞬间变成“黑户”,维权无门。
@娜娜Nina:“我家房产证拖了三年没办,结果开发商破产,现在证办不下来,哭都没眼泪。”
房子不是你住进去就是你的,也不是房产证上有你名字你就高枕无忧。
产权这件事,说到底是“谁出钱、出多少、什么时候开始算、怎么写清楚”。
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可能就买这一两套房,那是实打实的血汗钱。
早点弄明白,少踩一个坑。
现在检查一下你家的房产证:看看土地性质、算算剩余年限、读读共有方式!
这不是制造焦虑,而是拒绝糊里糊涂过日子。
十大合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